臺州工商注冊_臺州出招,招招招人
8月17日,臺州人才新政2.0版《關于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的若干意見》在滬發布。
臺州的人才新政,總是不在臺州發布?2017年5月,臺州在浙江省會杭州發布《臺州人才新政三十條》,是為人才新政1.0版,是該市歷史上實施力度最大、系統性針對性最強的人才制度創新。
在臺州工作了10年的上海人朱天民,是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顧問,他參加過在杭州和上海的兩次新政發布。“在我看來,臺州的人才政策從1.0版升級到2.0版,解決了很多痛點問題,比如配偶就業、子女就學,這種軟環境的打造,為各式人才落戶臺州免去了后顧之憂。”朱天民告訴記者。
2003年,在南京召開的第四次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上,臺州加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,使“長三角”城市由傳統的15個擴展為16個。當年8月,以“走進上海、走近臺州”大型系列活動便在上海拉開帷幕,臺州明白要“走進上海”,關鍵要“互補優勢”,充分利用上海的人才、技術、資金等優勢。時任臺州市發改委主要負責人表示,進入長三角,臺州也正大力提倡“滬智臺廠”,鼓勵臺州企業到上海建立研發基地和銷售窗口。
這便是“不求所有,但求所用”。在臺州玉環,“人在彼地才在此地”的柔性引才模式十分火熱,該地支持企業實施海外并購或建立離岸研發中心等創業創新載體。“我們在政策環境上進一步優化,讓更多柔性引進人才無須全職來臺州,享受待遇也一樣不少。”臺州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說。
臺州是長三角重要的制造業基地,誕生了中國不少第一:新中國第一家經工商注冊的股份合作制企業、第一個支持股份合作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、第一家民營汽車企業(吉利汽車)、第一條民資控股高鐵(杭紹臺高鐵)。當前,臺州市正重點培育汽車及零部件、航空航天、醫藥醫化等7大千億級產業及10條示范產業鏈,致力打造世界級制造基地、培育萬億級工業體量。
臺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,對于人才的迫切需求不言而喻。“相比離鄉背井到大城市辛苦打拼,不如留在家鄉好好耕耘事業。”研究生畢業的金偉,如今在臺州一家信息技術公司上班。在他看來,隨著近幾年經濟轉型升級,臺州企業愈發關注技術研究,就業的氛圍變得越來越好。此外,臺州也正不斷完善青年人才的發現方式,采取人才舉薦制度,打通青年人才的上升通道。陳清華在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工作8年,從初級業務員成長為公司的海外銷售總監;羋韶雷的工資在5年時間里翻了3倍,僅一項授權發明專利就能拿到2萬元補貼……
“新臺州青年”,成為人才新政的重要關注對象,也是新政十大特色亮點之一。
此次推出的人才新政,對青年人才的扶持和培養力度大幅升級,還將持續加大對青年人才的引進力度,擴大青年人才引進范圍,優化青年人才結構,為臺州的發展儲備強大的后備軍。
比如,為幫助青年人才解決購房首付難、貸款成本高的問題,在浙江首創“提取個人、配偶及父母住房公積金直接支付首付款、定點銀行給予最低住房按揭貸款利率、給予購房補助”疊加支持方式,讓青年人才能夠在臺州“落地生根”;臺州還將擴大青年人才的引進資助范圍,將對象從原來的本科生擴大到??粕图脊ぴ盒.厴I生,從應屆生擴大到35周歲以下高校畢業生,博士、博士后從緊缺擴大到所有來臺人員,給予6000元-10萬元的安家補貼;而對于高層次青年人才,在人才引進、培養兩大人才計劃中,均單設青年人才類別,創新資助和培養資助經費分別達到最高500萬元,與浙江省“萬人計劃”入選者持平。
此外,臺州還在會上圍繞七大千億產業,推出“揭榜掛帥”全球引才計劃,向全球征集、篩選與發布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需求榜單,吸引全球優秀人才(團隊)揭榜攻關,集中力量攻克“卡脖子”技術難題,此次共有10個重點項目,其中智能制造類6個,綠色化工類2個,新材料2個,總掛榜金額6120萬元。
欄目主編:孔令君 文字編輯:孔令君 題圖來源: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:笪曦
來源:作者:任俊錳
撥打電話:400-6236867
在線咨詢:點擊發起人工客服會話>>>
在線預約:點擊即可人工預約服務>>>